1、正确的母乳喂养办法
1、怀孕前进行胸部护理
从怀孕第5个月开始,常常用肥皂和水擦洗乳头和乳晕,清洗后在乳头和乳晕涂上一层油脂,使胸部皮肤渐渐富有韧性;用热毛巾盖住胸部,然后轻轻按住,用指腹进行按摩。穿宽松的胸罩,预防胸部发育不好的和胸罩上的纤毛堵塞乳腺导管。每次沐浴后,在乳头上涂抹油脂,用拇指和食指轻捏乳头,并尽快向大夫询问纠正内陷或扁平乳头的办法。
2、分娩后尽快给婴儿喂奶
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建议,应在分娩后30分钟内尽快给婴儿喂奶。新生儿应与妈妈同睡一张床,以便依据具体状况按需喂养,保证婴儿可以吃到优质的初乳。尽管在产后会身体疲劳,胸部也没感到肿胀,但也需要让婴儿尽快吸吮胸部,防止错失最好哺乳机会。
3、随时筹备进行哺乳
没必要刚开始就规定天天哺乳的次数、间隔和喂奶量,婴儿啼哭或者母亲感觉该哺乳的时候,就能进行哺乳,不要限制婴儿食量。这可以促进催乳素的分泌,从而增加泌乳量,还能预防母亲患乳腺炎。假如母亲身体虚弱或伤口疼痛,可以用侧卧姿势哺乳,但恢复后不要常常躺下哺乳,不然会干扰婴儿的下颌发育,可能导致畸形。
4、学会正确的护理方法
在哺乳过程中,母亲应该放松身体,坐在矮凳上或床边。假如地方较高,可以才一个脚踏,或者在膝盖上放一个枕头来垫起婴儿。把婴儿放在腿上,头靠在母亲的胳膊上,母亲用手臂托住婴儿的背和屁股,让婴儿的下颌贴住胸部。母亲用手掌托起胸部,先用乳头挠动婴儿口腔周围的皮肤,婴儿一张嘴,乳头和乳晕就会自然进入婴儿的口腔。必须要让婴儿充分含住大多数的乳头和乳晕,不然婴儿非常难只靠吸吮乳头来获得乳汁,并且只吸吮乳头会导致很难忍受的疼痛,乳头也容易破裂,假如引起乳腺炎,将很难顺利进行哺乳。哺乳时应用手指按压胸部,能帮助婴儿吸吮,预防堵住婴儿口鼻。
5、科学摄入营养物质
要使乳汁分泌旺盛,营养价值好,母亲对热量和营养的需要也应相对增加,所以天天应该增加至4 ~ 5餐;应特别注意多喝能促进泌乳的汤类食品,如炖排骨汤、炖鸡汤、豆腐汤等。两餐之间可以喝一些水或其他饮料。假如出现少奶或无奶,应准时依据大夫的建议改变饮食。然而,并非吃得越多越好,由于坐月子时活动量小,假如吃得太多,反而会因肠胃不适而降低泌乳量。
2、四种不可以母乳喂养的状况
1、乳糖不耐症
乳糖不耐症是指新生儿体内缺少乳糖酶,致使乳糖不可以让人体消化和吸收。乳糖代谢不完全时会产生有毒物质,这类物质聚集在体内会干扰神经中枢的发育,致使婴儿智商迟钝、白内障等。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,在食用母乳或牛奶后会出现腹泻和紧急呕吐。长期腹泻不只会直接影响婴儿身体发育,还会减少免疫能力。一旦婴儿出现乳糖不耐的症状,就有必要停止哺乳,改为用豆制品进行喂养。
2、氨基酸代谢异常
氨基酸代谢异常会干扰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,容易导致婴儿智商发育障碍。研究表明,在患有紧急精神发育迟滞的病人中,大约10%与氨基酸代谢异常有关。氨基酸代谢异常的总发生率在5000分之一到10000分之一之间。氨基酸代谢异常会致使不少并发症,苯丙酮尿症就是其中之一。
3、苯丙酮尿症
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先天成人两性疾病,患有这种疾病的新生儿绝对不可以进行母乳喂养。苯丙酮尿症是因为体内缺少苯丙氨酸羟化酶,苯丙氨酸羟化酶不可以将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,从而致使苯丙氨酸在体内积累。它会紧急干扰脑组织代谢,致使脑功能障碍,并容易引发智商障碍。虽然母乳间宽苯丙氨酸的含量明显低于牛奶,但患病婴儿还是最好不要吃母乳或只吃少量母乳,平常应服用不含苯丙氨酸的特殊奶粉。
4、母乳性黄疸
母乳性黄疸是婴儿在哺乳期出现的黄疸现象。此时应该中止哺乳,通常来讲,可以在48小时后恢复哺乳。假如恢复哺乳后发现婴儿黄疸恶化,应再停止喂养一到两天。在正常状况下,经过两三个如此的过程,婴儿就不会因母乳而出现黄疸了。假如黄疸没得到缓解,最好停止哺乳。